关于文化自信的 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来源:未知    作者:主任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14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秦次森

 
第一节课(2023年9月8日)
题目:文化自信是基础,是源头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的讲话道明了文化自信的总纲目
二、我对文化自信是基础和源头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对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总体是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1.人是智物。文化是人类通过思维对自然和社会给予(显示和展示)的信息进行加工后,生产(包括物化过程)出来的信息产品—我称之为精神产品。人是环境的产物,西方人与东方人有异同,所生产出的文化也有异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也自有它的独特之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已经阐述得很详尽了。
2.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对宇宙运动规律(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界)的正确认知的文化,是诠释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两个结合中,我们对第一个很熟悉,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史绩呈现在那里;但是,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对“中国社会实际”的内容中也已经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很清晰的,所以在过去往往形成了“有了红色文化就够用了”,看轻了“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部分。
举例说,我们有多少同志为此深读易经,道德经与黄帝内经的?当然不止这几部经典。在新时代要复兴中华民族,就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這不仅是“治国”的需要,也是“平天下”——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因为,在全世界仍然处于阶级社会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用我们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可以做给世界人民看,但我们可以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他们沟通。
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入侵中华,是因为当时它强我弱。当中华民族将来复兴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影响到全人类。
3.建立在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基础之上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爱党爱国的思想基础,道路的确立与实施,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理论由此检验,充实与升华。
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必须代代相传承,不可须臾忽视。
4.近亿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成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和模范。
中国共产党百年之时所面对的,迎来人类社会千年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必须审时度势,理论先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這样的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完成“治国”的“全社会共同富裕”和“強国”目标基础上,同时应对全球人类社会大变局的思想武器。
但是,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认识跟不上趟,很多党员的认识距离很远,這种状态,如何能带动亿万劳动者奋发图強,投入复兴中华民族,团结世界人民,抗击美帝霸权的斗争中来呢?
 
下面谈谈:
文化不自信从哪里来的?表面在哪些方面?
1.正面的树立与反向的斗争,這种文化搏奕始终在进行,文化不自信也就是其中的负面结果。
2.当今世界是以国际金融寡头集团占踞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他们以其资本的实力为基础,对全世界人民进行统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的统治。
他们以资本主义的文化作为武器已经对我们中国进行了几百年的渗透,否定,打击和摧残。就是要消灭我们的文化自信,进而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否定中华民族!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们对我们施实的“和平演变”的战略,战术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所以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与他们做坚决的形形色色的斗争,也就是我们的笔杆子必须要战胜他们的笔杆子。
3.他们是要以他们的资本主义文化来取代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
所以我必须要揭露他们资本主义文化的虚伪性,让我国人民区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他们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不被他们的表面文章所蒙蔽。
4.通过深入调查,考古,研究,出成果,令人信服的揭穿西方历史上的统治者们所伪造的西方文化史和创业史。
他们之所以制造假文化,是要用它来否定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的先发性,先进性(包括科学性)。目的是要宣传其种族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为他们占据统治地位寻求“自然”的依据。
5.文化领域的争斗是民族生存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之争。
人类社会如何设计,如何建造,如何维护和如何创新,是人类各民族如何生存与发展的生死存亡与发展昌盛的大问题,是持久代代相搏的争斗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础部分。
 
 
 
 
 
 
第二节课 (2023年9月22日)
题目:文化育人是塑造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基础工程
一、回归教育本质,塑造中华民族子孙。
教育的本质是传承信息。传什么?传给谁?谁来传?怎么传?这四个问题,四个环节,必须以创新精神加以深化审视和改进。
文化自信,首先是是对我们传承旳信息内容的自信: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明确了传承内容,接下来是明确传给谁?
二、人民是立国之本。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哲学核心是易学,即宇宙观,易就是变化,有规律的变化。“天人合一”,天和人都遵循易而变。从人的社会属性观察,社会为天,与人的关系是如何合一的?
人是能够变化的。当人变了,社会——国家就会发生变化,无论进步还是倒退,无论以什么形式。
中华民族的代代子孙,包括现在的我们自己,都是传传承的对象。
所以,塑造中华民族子孙,建立中华民族子孙的文化自信是国内一切文化教育的核心。
接下来谈谈谁来传承,也就是谁担当传承的角色。当然互相学习,人人都是传承者和承接者,勿需置疑,我只是从社会群体角度(角色)谈谈这个方面问题。
三、“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对這段话,我的理解如下:
1.首先,它表明了对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力)的自信。
2.其次,它表明了对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创造力的自信。
3.在第1点和第2点之间,也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被领导之间,存在着一个人民接受领导的环节,对这一个人民能否接受领导这个问题,也作了自信的肯定:那就是我们党贯彻执行的文化教育——传承,是能够启发人民的认知,达到提高人民觉悟水平的,用现今的说法,就是能够创造出中华民族复兴,乃至引领世界人民大团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这一奇迹的!
传承工作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
四、立德育人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解决每一个人关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自我认知,这是我们培育代代中华民族子孙,帮助他们成长中树立起来“初心”过程中必须回答和确立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一切文化教育的要达成的目标。
最后谈的是如何传承方面的问题。
五、“以教育的本质是传承信息”为定义,建立“大教育”概念。
我们一提教育,就想到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党校……
我们发布的有关教育的文件,也都是集中围绕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师工作论述的,在社会上形成了“教育”是学校的事,教育部“只”管学校围墙里边的事。
从“教育的本质是传承信息”的视角出发,凡一切与信息传承有关联的部门,都赋有“教育”的职能和责任,都承担着“传承”的义务。
例如工厂企业,都认为那是工作的场地和单位,其实,它应该是以围绕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集体协力工作传承自然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信息(合作与竞争)的主体(实体),更不用说那些直接传承信息的各类别媒体和艺术类单位了。
什么是“大教育”?
1.传承信息内容,凡涉及人的生命生存的健康寿命,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有关的信息。
2.传给谁?承接者是人——中华民族子孙,是他们从生到老离世的全过程(时间)所需的信息。
3.谁传?学校只是一部分“职业”工作者,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包括生产企业,媒体宣传,文化艺术部门,法制宣传,都应该在其内:均负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教育”职能。
德不立,人则废!
人废则业荒!
4.怎样传?
所有社会单位(群体)因地制宜,各展其能,不断进步,创新,讲求育人实效。
综上所述,這就是“大教育”的概念。
若以此来衡量我们现在所讲的“教育”体制和内容,就会发现短板和缺陷,就有助于填平,补齐,使我们的教育(传承)体系不断完善和充满活力。
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表达。
我们应该以四个自信进行构建式的解析,以帮助所有公民对其有正确的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12个用词相同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本质异同有明析的认知。這对于在群众中培育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体制自信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宣传材料是这样进行归纳的。
国家方面的是富强,文明,民主,和谐。
关于社会方面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关于公民方面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对。
我是如何理解呢?我是从“人是什么?”“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这个构架把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位,这么一个理解思路。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它就是我们一个每个公民的社会生态环境。所以,我认为最基础的是平等,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我们实行民主的最基础的东西。如果我们参与民主的人,本身就不是平等的,那么这个民主肯定走样。
第二,民主与法制。一般说来都把它分开来讲。那在我看来。民主应该是把法制包括在内的,也就是说民主制度本身包括着法制。民主就是商量过程嘛。商量的结果就要以条文来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内容就是共识的,相对共识的。大家要遵守的,而且要用强力来维护,遵守的,这就叫法制。那么法制。就有一个执行。判决要公正。执行也要公正。这法制和公正应该总归是在民主这个概念里。
那么,构建在这个上边的就是实现我们人民的自由。我这里说人民的自由。而不仅仅是讲人的自由。人民的自由就是大多数人民的自由或者说是总体的自由概念它对每个个体人的个性自由是具有约束力的。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就能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文明。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我们才能在社会的整体上实现我们崇尚的人与人之间友善。也就是亲合。人与人之间,群与群之间的诚信。
在这样的良好的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相互健康关系的基础上。那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工作就容易达到所提倡的人人敬业,各行各业事业发达。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呈现出和谐。那这样的社会,难道不是我们大家所向往的吗?所拥护的吗?那么我们这种拥护也是亲合。对这样的国家体制就是爱国。敬业爱国,那我们的国家。就肯定是走向富强。这就是我从人的生存的,生态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架的理解。
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都说。这些词儿。你说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这些词儿资本主义制度下那也都用啊。很多词儿就是一个词儿啊。怎么区分?
所以对这种迷糊,我们是要给予剖析的。
我们首先要剖析的就是平等。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平等?仅仅是财富吗?财富相同就是平等,那仅仅是讲物质生存。
我们中华民族讲“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我们的观念。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本身他所处的能量群体就不一样。获得的后天的能量就不一样。但是这种差异不能是取代人生而平等的概念。用以冲击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每一个人从生到死应该是一个健康长寿,颐养天年的过程,这叫道法自然。如果你口头上讲平等,但实际上。你个人的行为冲击了他人的这种道法自然的生存过程。那实际上你就破坏了这种平等。其二,在破坏了这种平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所谓民主肯定是虚伪的,是名不副实的。那后面的,它所包含的法制、公正,就很难名副其实了。
在此基础上,所谓的自由,就不是全体人民的自由。或者说,某些群体的自由度就大,某些群体的自由度就小。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文明就是打折扣的,就是有区别的。因为它的内容是有倾向性的。
这就是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区别。那后面的友善,诚信,敬业,爱国等等。就不用一一的去推论推理了。也就说词相同而意不同。
因为国不同,所以。国的富强怎么用?是用来建立霸权,建立殖民主义?还是用来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显而易见,就是道不同,道路不通。这就是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的构架的理解。
当然我的理解,也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的参考。
 
第三节课  (2023年10月9日 )
题目是:学习毛主席早期著作“心之力”的心得
 
从哪里说起呢?
1.今天是10月9日。我们刚刚度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4周年。今年12月26日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我作为全球伟人节毛主席130周年诞辰庆典的筹委会参与者,在今天这节课想就这两个节日之间的相关性谈谈自己的新的认知。
2.我1946年出生,今年77周岁。1949年,我刚开始有记忆。可以说我的记忆是与共和国同龄的。我最早的记忆,是在川北行署幼儿园和川北行署我父亲的办公室。我一路走来,看到的和听到的,所经历的一切与共和国息息相关。所以我对建国74周年的回顾和感悟是同步和连续的。
又由于我自参加工作以后参与的工作内容比较丰富,退休以后,进入到社会工作和学习交流平台涉猎的行业比较广泛,所以我对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变迁,有着比较丰富的体悟和感受。
以上只是从年龄段和社会经历来说的。
那么活了77年,我是如何成长的呢?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成长。我的自我认知:从入队,入团到入党,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我是属于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亿万同代人之一。
2006年我退休以后,我回顾自己的一生,从所经所观所想,给自己做总结,给自己画像,写成了《心态议》,也就是《中国心态学》初稿。初稿完成以后,我用了六年的时间,不断拿它去与社会上的古今中外的一些理论学说相对照,进行修改、完善和整理,于2014年8月25日获得了北京市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即取得了著作权。
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我报的题目是:数学模型,《人的生命哲学》。意思是用数学模型描述《人的生命哲学》,但批下来的证书题目却是:《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这是有区别的。因此我现在只能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这个名称。它的内容包括十几篇文章,和一个立体的数学模型。
2022年11月,我又写成了并发表了《中国心态学》。這两篇著作,均于2022年登载在《人民日报》,《学习強国》等报刋网站上。
我之所以能写成《中国心态学》,可以说,它基于我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的学习。没有这两个基础,我是写不出《中国心态学》的。
《毛选四卷》精装本是我最早的读本。自从家里有了这本书,我就开始读。那是1962年前后的事。1965年上大学我也带着它。以后多年我一直通读它。记得还读过毛主席在1964年发表过的一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可以说我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最早最先用在哪里呢?用在观察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加以对照和思考,以此来把握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当然它也是我后来工作中为人做事的座右铭和主心骨。因此我可以说我是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亿万同代人中的一员。此自我定位不觉得惭愧。
我学习易学,是1965年上大学以后的事。
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当年最出名的易学学者,一位教授的著作。我记不得作者的名字了。但是使我对该书感兴趣和入门的原因,在于他不是从易经开始讲起的。他是从数学开始讲起的:讲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微积分的趋势,讲数学里的排列组合……
所以我从一开始接触易学就认为它是具有科学性的。
由于我身体不好,体弱多病,从10岁开始到55岁,消化道的病都得齐了,还有甲、乙两次肝炎。所以我一直和药物在打交道,特别是中草药。因而读了不少中医药学的书,以调理自己的身体。后来我才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经典的学术著作。
对《道德经》的学习,我的经历就更晚了,因为原来有一个观念,认为关于讲社会学的古代的书,由于有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就不用读它了。
但是后来,我讲《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有幸遇到了研究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道德经》的研究和著作者吴威先生。后来又有幸遇到了华胥氏的后人,也就是老子族人的后人姬英明先生(现人民大学哲学研究所副秘书长)和由他祖上口授身传所传承的《姬氏道德经》。经过学习和研究我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祖圣先贤的著作《道德经》的伟大之处。对《道德经》的学习,对我从《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人的心态,完成《中国心态学》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归纳起来,我的文化著作《中国心态学》是我一生成长中对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在生活,工作实践中应用和感悟的结果。
3.学习毛主席早期著作“心之力”的心得。
2022年,在見到纪念毛主席的诸多消息中,我读到了《心之力》。
這篇文章,给我以极大的震撼!获得了极大的感悟!
感悟有三个方面。下面一一说来:
第一,大大地提升了我对毛主席的认知,了解了他老人家之所以成为历史第一伟人地位的缘起和达成的必然性。
(1)文章彰示了毛主席在年轻时的大气磅礴的心境,其朝气蓬勃,志气冲天,来源于他通古晓今:对人类历史的古往今来,熟透了;对中国当时社会的时实问题,了如指掌;对如何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其战略主张,策略与趋势,皆胸中有数……伟人就是伟人,在众多仁人志士尚处迷惘之时,他已胸有成竹!
所以说“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可能对中国革命的道路仍处于摸索之中”。
(2)使我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认知它是指导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它的产生,主要还是认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种相结合过去仅仅是理解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建立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指导。
但是对于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仅仅是从他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来理解的,并不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所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存在着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角度上认知的。
马列主义,它作为理论,也是文化,它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思想理论是如何结合的?并没有深入的了解。等我读完了《心之力》,我才认识到,这种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这是理论上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毛主席当年24岁,1917十月革命前,马克思列宁主义尚未传入中国。但毛主席已建立起了,或称为具备了拯救中华民族之伟大的《心之力》。它是文化,是理想,更是理论。
(3)毛主席是学习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和模范,他建立了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中方理论基础,也就是他深谙中国社会文化的底蕴的结果;毛主席也是学习西方历史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模范和榜样,总之,对人类历史及其文化,他有着深厚的认识和深邃的理解,因而达到融会贯通,中西合璧,创立自己的学识和学说。
毛主席的《心之力》,首先是学习力。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就是這个意识,人掌握多少宇宙的信息,则宇宙在这个人的心中就有多大。
這是我们今天建立文化自信的必学之要点。
(4)纵观《心之力》落笔之后的毛主席,学习马列,建党建军奋斗32年后建国的历史进程,其内容演变轨迹,基本是沿着《心之力》文中昭示的预言走的,是融会贯通的学识,理论与社会变革相结合的实践,也是毛泽东思想蕴育和发展,创立的历史过程。
它的结果,是完成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四万万五千万人的中国人的解放,由被奴役、被压迫、被殖民状态(生存状态)站起来,当家作了自己命运的主人的转变,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立民建国。
(5)建国后的近三十年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完成了由一个完全农业国向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初建的伟大转变。
这一点,在《心之力》一文中已隐含在内。这种转变,为我国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条件和走向富起来,強起来创造了始发的生产力体系的前题条件。
這些关乎建国立业之“心”志,都在《心之力》文章中可以看到。
這就是我在国庆74周年之日对《心之力》一文的部分相关内容的联想和感悟。
关于《心之力》对我及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榜样,示范与指导和推动作用,這讲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我还将在第四节课中,继续与大家交流第二和第三方面。
 
我课题中所叙内容,均属个人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第四节课  (2023年11月6日 )
 
第二,关于《心之力》的“自然性”方面
《心之力》的全篇都是以中华文明在神州大地上历史背景,也就是环境背景下来阐述的。因而决定了对《心之力》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方面。
先谈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心之力》的自然性。
(1)人性:亲合与争斗。
人类均与生俱来,东、西方人均俱有,这是共性。
(2)东、西方人在神州之争斗,不奇怪,因为东方人和西方人自己在东、西方争斗之前,内部也没有停止过争斗,这是人性争斗的自然性表现,属一般规律,争斗力的存在表现
(3)话要说全,东、西方人自己内部,从人与人、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地域王国)内部,均一样存在亲合及亲合力。
(4)《心之力》主要侧重于谈东,西方的爭斗,是因为近几百年东,西方交往的主弦律是争斗,处在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过程及其结果中。
纵观华夏几千年,曾也有过万拜来朝的“亲合”历史环境。
与郑和下西洋的亲合传播,为世界之举。
第三个方面  关于《心之力》的社会性
(1)人类社会的创建源于人是“智物”
(2)人的社会性的善与恶是人性的亲合与争斗的自然性的社会显现(展现)
(3)关键仍在于人是智物,具有对自己行为与结果在实施之前,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消化(理解),加工(联想),而后对结果(推理——逻辑思维)作出予判,而加选择:选择亲合还是争斗,以及亲合与争斗的方式,力度。
人与人,人与群,群与群,国与国,东方与西方之间,均如此。
(4)东、西方之间既然存在有亲合与争斗两方面,为什么几百年的局面竟是如此这般令中国不堪回首?
那就是东、西方内部因素所凝聚起的具有决策(选择权力)的势力是主张亲合一方还是主张争斗一方(包括如何亲合,如何争斗)占上风了。
(5)西方這几百年至今是由随生产力发展进步而凝聚组织起来的资本集团群体作为统治者的,他们的对内剥削与对外殖民造成了如今世界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王国,经济(资本)王国,信仰王国,这三个王国交织的现世状态。
体会的结论:
(1)心之力人人皆具备
(2)心之力的自然性(包括思维功能)归属于“道”,道法自然
(3)心之力的社会性(包括选择功能)归属于“德”,
“德”的生成源于“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德”的内容是回答如何作为社会的人应该如何亲合,如何争斗。
(4)文化包括了人对自然的认知信息和对社会的认知信息。
“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這两个方面已有的认知和对将来获得的认知的信心。
以上是学习《心之力》的体会。
以下谈谈关于“文化自信”本质的归宿
(1)“文化包括了人对自然的认知信息和对社会认知的信息”,“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这两个方面已有的认知和对将来获得的认知的信心。”
(2)“文化自信”属于心态。《心之力》抒发和表明的心迹就是心态的文化表达,是一篇表达心态的极品,巅峰之作,读者通过它,所感觉的作者心态的层级,达到的是习总书记所指的“定力”,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信仰”之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百多年前,发表《心之力》,为的是唤醒民众。
今天,我们倡导“文化自信”,仍然是促进全国十四亿人增强自己的“心之力”,健康的“心之力”。
這就是中华民族当代子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行为的第一要务——修心(修心态)。
 
关于文化自信,我认为还要明确包括我们要在如下两个领域内的自信。
第一是在创新创建社会主义人民资本理论方面的自信。
(1)我在2012年的11月,在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代表老同志子女发言,我在那个发言里提了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必须学会驾驭资本,同时防止资本对我们的侵蚀”。
如何“驾驭资本”?对在这个课题上所做的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必将取得成功,要有自信。
(2)我们都知道有句诗,“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那么,我们现在的战地: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面临的一个当代的天门阵,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现行规则,资本主义玩了几百年的这个金融或者资本规则,我们从当初学习到现在,已经具备了深刻的认知和感受。我们在争取创立我们自己的规则,就要破这个天门阵。
但是我们怎么样破这个天门阵?我想我们大家都熟悉一句话,叫我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内外金融资本博弈与斗争中学习。
(3)学习,超越,创立的过程,就是争斗。谁去争斗?新时代的年轻人——就是接班人,像我们小时候说“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如今,现在的年青人接班了。所以我想,请他们记住一句话:不要怕比,敢于争斗。因为中华民族已经争斗了5000多年。向上还可溯源至2万年,這世世代代的争斗的结果,就是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守正创新”,迎接建国百年,任重而道远。
 
第二,另外一个领域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还要包括的内容是对“信仰”的自信。我在这里推荐一段某学者最近在抖音对伏羲文化研究的观点。什么观点呢?他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伏羲文化是表明我们的伏羲是人文始祖。他也认为是人类(文化)的始祖。
以下是他的论述:(2023年11月6日 06:44 语音转文本)
“如果一个人给你介绍中国历史,它从商周开始说起,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啊,你就可以不用听了,因为他把中华文明最优秀的部分都给略去了,把中华文明的根给切断。如果一个人是从夏朝开始说的,那才勉强及格,因为他至少没有拾人牙慧,没有否定夏朝的存在。那么怎样介绍中国历史才真正合格呢?那必须从伏羲说起。从现代考古视角来看,有巢式和煫人氏是人类社会发祥的两个早期阶段,至今20万至10,000年前。而伏羲是因为有众多决定性的发明,比如发明了王谷观天特效,演八卦,制定节令史,创书气助人,到制驾学,创立龙文化发明乐器等等。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人类社会迈进的一大步,是他让人类社会有了质的飞跃。伏羲是在华夏大地上完成了人类最早的科技变革,思想变革和文化变革。伏羲式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尺。那么,伏羲他不是一个生命的个体,而是一个绵延有2000年之久的古老族群及其首领的统称。在那个时代,所有人类开创性的发明都记载在了伏羲这个象征性符号上面。伏羲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人文史。所以,你把伏羲给丢掉了,怎么能合格呢?如果我们把伏羲文化和当前的考古相结合,伏羲所处的时代,我们早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现了它,就是距今9,000至7000年前的陪李港文化时期,我们称之为假湖陪李港时代。在距今9,000和7000年的伏羲时代,中国东西南北的大地上,就已经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西辽河流域有兴隆洼文化,在长江中游,有城北区文化,澎湖山文化,高庙文化在长江中下游,有上山文化和大湖小文化,在渭河流域和汉水的上游有大地湾文化,在山东有厚里文化,在中原有假湖河,裴里岛文化。这些同期的文化,在距今9,000至7000年前就已经在迁徙交流,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上古文化时期,即伏羲文化时期。所以,当我们写一本书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你怎么能不从伏羲说起呢?你的书怎么能不从伏羲开始写起呢?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的书籍能粗浅的涉及这个时间段,就已经凤毛麟角,更不用说系统的介绍和还原历史全貌了。”
关于人类(文化)始祖这个呢,是有待我们在今后的考古,科研中来逐渐的考证。
但是关于“人文始祖”,目前我们的考古已经有充分的证明。他认为,伏羲不是我们想象的,他只是一个人,而是在我们中华民族9000年到7000年间的历史阶段,存在中华大地上的氏族部落的这些首领的综合体。他们完成了什么呢?他们完成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创建。从“一画(划)开天”,创立“伏羲易”到创立了我们生存的各个内容领域。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生存与我们的精神生存的产品。这些产品以文化的形式——信息的形式,一直传续到我们的今天。所以说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溯源就一定要发掘和宣传伏羲文化。
我们的这个文化溯源不能从王阳明开始,也不能以孔子开始,也不能以老子开始,而是要从伏羲文化开始。因为他是始祖,“人文始祖”。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文化自信。要包括对我们始祖文化的自信。这是因为我们祖上先贤信仰的是“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现在信仰的是符合“道法自然”这一规律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我们这一信仰是符合人作为“智物”应该“修心立德”的这个文化行为的信仰。我想随着我们对人文始祖的伏羲文化的不断的挖掘,学习和传承。也包括我们对人类西方文明的溯源,挖掘和考证,我们会还一个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本来的面目。也就是说把那些“伪史”加以发现与摒弃。这样恢复我们人类文明史。我们要在全世界的这个发掘过程中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我们要具有信心。因为我们的祖上先贤给予了我们这个工具也就是“易学”。所以对于我们的理论自信,对于我们的道路自信,对于我们的制度自信,那么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文化自信。都要建立起来。
以上就是我围绕“心之力”的文章学习,体会到的有关文化自信的一些感悟。供大家参考。
讲到这里啊,四节课讲完了。
我用下面这句话作为结束语:“在我的余生,我愿用我的《中国心态学》为大家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力度服务”
欢迎有同道者携手合作。
感谢大家的聆听。感恩朱启老师的知遇,感谢鑑客老师们的助力。
我们即将迎来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的庆典。我把对《心之力》的学习与“文化自信”的这种相联系的感悟,以我的这个关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来迎接这一庆典。
这也是我们对我们毛泽东主席一个纪念。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主任
首页 | 资讯 | 科教 | 魅力城市 | 金融+ | 生态能源 | 环保 | 紫荆会客厅 | 华人周刊 | 视觉

Copyright © 2002-2021 中国资讯网络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优站互联

电脑版 | 移动版